空氣熱交換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熱傳遞的基本原理,即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。在熱交換器中,通常有兩種不同溫度的氣流通過熱交換器的芯體進行熱量交換。當高溫氣體和低溫氣體分別流經熱交換器的不同通道時,由于芯體的導熱性能良好,熱量會從高溫氣體傳遞到芯體,再通過芯體傳遞給低溫氣體。這樣,高溫氣體在流出熱交換器時溫度降低,而低溫氣體在流出時溫度升高,從而實現了熱能的交換和回收利用。

1.高效節能
通過回收廢熱,顯著降低了能源消耗,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。這對于降低生產成本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有重要意義。
2.改善空氣質量
在一些應用中,如通風系統,可以在回收熱能的同時,對空氣進行過濾和凈化,改善室內空氣質量。
3.緊湊設計
結構緊湊,占用空間小,易于安裝和集成到現有系統中,適用于各種空間受限的場所。
4.耐腐蝕和長壽命
采用耐腐蝕的材料制造,能夠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長期穩定運行,減少維護和更換成本。
選型與安裝:
1.選型考慮因素
(1)熱交換效率
根據具體的應用需求和能源回收目標,選擇具有合適熱交換效率的產品。
(2)風量和壓降
考慮系統的風量要求以及熱交換器在運行時產生的壓降,以確保與通風系統的匹配。
(3)工作溫度和壓力
根據工作環境的溫度和壓力條件,選擇能夠承受相應工況的熱交換器。
(4)材料和耐腐蝕性能
根據氣體的性質和工作環境的腐蝕性,選擇合適的材料和表面處理方式,以保證熱交換器的使用壽命。
2.安裝要點
(1)正確的位置選擇
安裝在氣流穩定、便于維護和檢修的位置,同時要確保進出口風道的連接順暢。
(2)密封和保溫
保證熱交換器與風道之間的密封良好,以防止氣體泄漏。同時,對熱交換器進行適當的保溫處理,減少熱量損失。
(3)電氣連接和控制
對于需要電力驅動的熱交換器,如轉輪式熱交換器,要確保電氣連接正確,并根據實際需求配置合適的控制系統。
空氣熱交換器的維護與保養:
1.定期清潔
定期清理熱交換器表面的灰塵、污垢和雜物,防止堵塞氣流通道,影響熱交換效率。
2.檢查密封性能
定期檢查熱交換器與風道之間的密封情況,如有泄漏及時修復。
3.監測運行狀況
定期監測熱交換器的運行參數,如進出口溫度、風量和壓降等,發現異常及時排查故障。
4.定期維護和更換部件
按照廠家的建議,定期對熱交換器進行全面維護,更換磨損或老化的部件。